OK扎克
让生活更简单的知识百科

为什么要在午时三刻斩首犯人?秋后问斩又有什么说法?

更新时间:2023-12-21 09:40点击:

咱先说说午时三刻处斩的规定,古代的计时器一般是漏壶,漏壶上画了一百道刻度,这一百刻度就是一个昼夜,而一个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由于100刻不好分成12等分,清朝又将一昼夜改为96刻,这样一个时辰就可以分成八刻。

午时则是现在的11至13点,所以午时三刻就是11时45分。封建社会虽然不怎么人道,但关于死刑还是很重视的,行刑的时间有各种规章制度。

比如唐宋时期就规定:雨未晴、天未明不得行刑,碰到二十四节气不得行刑,还有每月的朔望、上下弦日,也不能行刑。并且唐代规定斩首的时间点,是在末时到申时,也就是下15时至17时,而不是午时三刻。

所谓的午时三刻问斩,其实多出现在明清小说之中,比如《水浒传》宋江被押到法场,监斩官等到午时三刻才下令斩首。结果宋江的头没砍下来,反倒是等来了劫法场的黑李逵。

小说中写这个时间也不是瞎编的,有学者考据午时三刻斩首,是明清时期官府的惯例,什么原因呢?古人是非常迷信的,他们认为被处死的犯人,会化成阴魂找监斩官和刽子手算账。

而午时三刻正好烈日当空,阳盛阴衰到达了极点,此时任何阴魂都无法形成,被处死者连做鬼都不能。古代读书人不语怪力乱神,所以“阴魂不存”一说,完全是评书、小说用来糊弄百姓的。那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都听过一个词叫斩首示众,古代刑法那般残酷,就是为了震慑百姓,让他们不敢犯法,所以处斩罪犯的时候,自然是围观群众越多越好。午时初正是街上人最多的时候,因此官府会在这个将犯人押到刑场,从而引起百姓的注意。

等到午时三刻 ,围观群众聚集得差不多了,此时刽子手在众目睽睽之下,将罪犯的脑袋给砍下来。甚至还会将尸首悬挂在城门三日,才能最大程度起到震慑的作用。最后午时三刻问斩,还有一丝丝的人道主义在其中,这个时间点行刑,能吃一顿断头饭,亲友也可带着酒菜,送犯人最后一程。

并且午时人的精神懈怠,脑袋昏昏沉沉容易犯困,罪犯被砍头时也能少一点痛苦。至于临死前罪犯到底会不会犯困,那就不在官府的考虑范围了,心意到了就行。

有时候上级部门也会规定时间,比如明朝的史料就有“申酉行刑”的记载。所以午时三刻只是惯例并非定例,甚至大部分处斩的时间,都不是午时三刻。那么秋后问斩也是小说里编的吗?

秋后问斩倒是确有记载的,《礼记》有言:“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意思就是秋分以后才能行刑。汉代董仲舒说得更明确:“天有四时,罚为秋,刑为冬”。

春秋时期已有秋后问斩的思想,西汉到明清时期更是形成了制度。除非是被判斩立决,否则一般都要在秋分之后行刑,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古代崇尚天道自然 ,汉代董仲舒更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这一思想简单来说,就是人与自然相互感应,因为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们做什么事,都得符合五行学说。

秋五行属金主肃杀,因此从汉代开始,朝廷都在秋后处斩死囚。唐宋更是明文规定,立春到秋分这个时间段,除了罪大恶极需要立即处决的,均不能实施斩首刑罚。

秋后问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减少冤假错案。简单来说是怕杀错人,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如果有官员贪赃枉法,或者能力不足办了错案,被错判处斩的罪犯得多冤啊!

因此规定秋后问斩,可以让中央主管刑事的官员,有时间去复核审查那些涉及死刑的案件。另外被错判罪犯的亲友,也有足够的时间,到更高一级的官府伸冤,避免地方官府草菅人命。

最后同样是震慑百姓的作用!因为秋后农忙结束,老百姓的时间充裕,城镇中的人流量大,这时候处斩看热闹的人比较多,能够以儆效尤。这就是秋后问斩的原因,和午时三刻处斩是一样的。

另外在许多影视剧中,刽子手行刑之前,都会往大刀上喷一口酒。很多粉丝都询问魔王,这什么原因?甚至还有人问是不是消毒?说消毒的实在过分了,脑袋都搬家了,还消个啥毒。其实这一幕在历史上并没有记载过,晚清一些斩首的影像,也没有刽子手喷酒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