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扎克
让生活更简单的知识百科

雍正登基后十三阿哥怎么样了?生在皇家,谁不想当皇帝

更新时间:2023-12-04 22:00点击:

康熙帝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在《雍正王朝》的开篇,康熙皇帝召集诸臣、诸皇子商讨黄河泛滥以后的应对措施时,就有过个性明显的表现。

皇八子胤禩一番“讨好”康熙皇帝,只字不提赈济灾民的言论以后,听不下去的皇十三子胤祥直接怼了上去:

“八哥,你不要忘了,康熙四十三年,黄河也发了一次大水!”

这就是皇十三子胤祥对皇八子胤禩“满嘴仁义、满肚子刀枪”评价的正面反映,也是胤祥“光明磊落、仗义执言”形象的首次塑造,真正对得起“侠王”的称号。

在皇帝夺嫡事件中,皇十三子胤祥先是跟随着皇四子胤禛,坚定支持和拥护太子胤礽,但对于胤礽的支持,胤祥是有过原因说明的。

议举新太子之前,康熙皇帝将因受到胤礽连累而圈禁的皇十三子胤祥释放,胤祥在同皇四子胤禛、邬思道喝酒的时候,说出了“九王夺嫡”事件中,唯一一次对于皇四子胤禛的正面规劝:

“四哥,你为什么就不能争做太子呢?我从小就没了娘,在几个阿哥中,就你和太子对我好。可是,我今天说的并不是这个事,我为的是大清的江山,为的是大清的百姓。其实,我早就琢磨过这个事了!这中间挨着太子,因为他的名分早已经定了,我怎么能背叛他呢!我会拼了死命去保他,全了君臣和兄弟之间的这份情谊。”

也就是说,皇十三子胤祥看出了皇四子胤禛的“一心为民、一心为公”的有才有德,正面表明了对太子胤礽的背叛,转而支持皇四子胤禛的坚定态度。

然后,我们需要注意一下邬思道的说法:

“四爷,听见了吧!十三爷真乃无双国士啊!热血衷肠,响铮铮的一条汉子。四爷成大事得此弟一助,真乃天意。天意如此,天意如此啊!”

注意,早在江南募捐之前,皇十三子胤祥就一直跟随在皇四子胤禛的身边,而且在太子胤礽首次被废时,还和邬思道一同商议着如何撇清和胤礽的关系,为什么到此时,邬思道才于胤禛、胤祥两兄弟面前,公开强调“皇四子胤禛得此弟一助”呢?

难道,在之前邬思道就没看到皇十三子胤祥对皇四子胤禛的坚定支持和对皇位的“绝无觊觎之心”?

难道,皇四子胤禛也需要皇十三子胤祥明确表明对自己的支持和忠诚态度,才会信任胤祥?

正是如此!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在此之前的皇十三子胤祥并不是仅仅是跟随皇太子胤礽、皇四子胤禛的“小跟班”,而是一个有着夺嫡之心,有着皇位追求的潜在对手。

清朝历史上的皇十三子胤祥,在太子胤礽被废之前,备受康熙皇帝恩宠;在雍正皇帝继位以后,更是在财政改革、水利治理、国库欠款追缴等等政务处理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不容替代的功勋,就此看来,皇十三子胤祥乃是一个“全能型”的人才,绝对符合当皇帝的潜质。

按照雍正皇帝对其“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的至高评价,皇十三子胤祥在清朝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绝对是数一数二的贤能、忠诚之王。

对于清朝历史上的“侠王”生平,我们不做讨论,本文仅以《雍正王朝》的具体情节演绎和角色人物设定,对皇十三子胤祥到底有无夺嫡之心,进行深入解析。

笔者认为,在皇四子胤禛接过大清皇位之前,皇十三子胤祥并不仅仅是皇四子胤禛的坚定支持者,而是有着对皇位的具体打算和考虑的。

有何凭证?

笔者从两个方面予以展开解析:

01 权力欲望之大,夺嫡之心隐现

在《雍正王朝》的演绎中,皇九子胤禟乃系一个“生财有道、爱财如命”的浅显皇子,他之所以坚定支持皇八子胤禩,胤禩的“贤能”是其仰慕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皇八子胤禩能够支持胤禟的发财大局安排。皇十子胤俄则是一个出身高贵、毫无畏惧的浪荡公子哥,只要保证自己能够吃喝玩乐,对于皇位的渴望并明显表现。

唯独一个皇十三子胤祥,似乎永远都是一副无欲无求的形象存在,也就没有了对皇位的争夺之心。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笔者认为,皇十三子胤祥对于权力的极大欲望,就能间接证明他对皇位的觊觎之心。

“江南募捐”圆满完成以后,皇四子胤禛被康熙皇帝晋封为郡王爵位,返回京城朝阳码头时,皇四子胤禛对胤祥说道:

“十三弟啊,我也弄不明白,皇阿玛为什么没给你加封啊?”

胤祥则“毫不在乎”的回答:

“嗨,我打小就习惯了,我啊,只要干的顺心,别的也无所谓了!”

但是,皇十三子胤祥对于爵位果真如此“无所谓”吗?

我们举两个例子予以说明:

1、胤礽被复立太子之位后,为了取得江南任伯安手中的《百官行述》,就必须现行利用刑部该管阿哥——皇十三子胤祥将其妻弟刘八女释放。

所以,获得《百官行述》的先决条件,则是对皇十三子胤祥的绝对控制和掌握。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雍正王朝》中的太子胤礽并不只是一个行事荒唐、肆意践踏国法的酒囊饭袋,有些时候还是有着一定政治智慧的!

胤礽先是委派胤祥除掉郑春华,利用胤祥的“侠义之心”必然会救下郑春华的举动,抓住了胤祥的把柄;但这还没完,胤礽又拿出了一张手写的亲王爵位晋封“承诺”:

“我要接了位,一定在乾清宫,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给你写张真的!”

一个巴掌以后,再给一颗糖,不得不说,如果没有邬思道背后的指点和提醒,胤祥上套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对于胤祥接下来的谢恩动作,我们可以理解为对太子胤礽的迷惑,乃系皇十三子胤祥的“表演”,但我们需要注意一下太子胤礽为何会这样做?

按照胤祥的说法,太子胤礽乃系从小就疼爱胤祥的所在,对于胤祥肯定也是非常熟悉和了解。所以,皇十三子胤祥必然有着对权力的极大欲望,胤礽才会用亲王爵位的晋封承诺,用做对胤祥的拉拢。

2、皇四子胤禛成功登上皇位以后,对于一直指点自己夺嫡成功的邬思道生出了“兔死狗烹”的想法。利用“半隐”说辞,侥幸逃出雍正虎口的邬思道,刚刚离开京城,又被前来“送行”的皇十三子胤祥追上了。

皇十三子胤祥给邬思道倒的一碗酒,邬思道为何在胤祥一口饮下,证明了酒中没毒以后,邬思道还是没有喝?只是问到:

“听说皇上元旦日要晋封十三爷铁帽子亲王?”

邬思道为何这样问?

就是为了证明皇十三子胤祥是不是已经成为雍正皇帝的忠心之臣,而不仅仅是忠心之弟。酒中没毒,并不能证明胤祥并没有领到处死邬思道的命令。毕竟,面对邬思道,带兵出身、武艺高强的胤祥,分分钟就能去下其项上首级。

作为臣子,胤祥执行处死邬思道的命令,更具合理性。

而作为弟弟,胤祥则可以拒绝,甚至可以规劝雍正皇帝放过邬思道!

面对邬思道的发问,胤祥回答道:

“王不王的,对我来说,已经无所谓了!不过,这个铁帽子却难得啊!”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胤祥已经不仅仅是雍正皇帝的弟弟了,更是愿意接受雍正皇帝晋封的臣子了!

所以,邬思道才一口饮尽碗中酒,转身就要上马车离开。

但是,胤祥接下来一句:

“邬先生,我们对不起您啊!”

又让邬思道看到了原本那个“光明磊落、行侠仗义”的“侠王”形象,邬思道这才又放下心来,紧接着对胤祥规劝了几句“肺腑之言”。

对于邬思道的谨慎小心,我们不做铺开讨论。我们讨论一下胤祥为何对“铁帽子亲王”如此看重?

对于邬思道,胤祥曾经对其有过数次“你真神仙”的评价,也就是说,对于邬思道的料事如神、大智近妖,胤祥是非常了解的。

那么,胤祥为何还会对邬思道劝谏自己“拼死辞掉”的“铁帽子王”如此青睐,如此舍不得?

对于后世的妥善安排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原因在于胤祥对于权力的极大欲望,对于自己在“九子夺嫡”事件中,为雍正皇帝曾经付出和牺牲应得的汇报,不舍得放弃。

拥有对于权力如此大的欲望和追求,皇十三子胤祥能没有夺嫡之心?

皇十三子胤祥被首次圈禁之时,隆科多为了巴结胤祥,将阿兰带进理藩院伺候胤祥,胤祥此时的一句话,这将其夺嫡之心,彻底暴露:

“你们都听着,争去吧,争去吧!我有阿兰在这儿,我一辈子都可以不出去!”

这是胤祥表达毫无夺嫡之心的态度?

笔者认为,恰恰相反,这正是胤祥夺嫡之心之下,反被圈禁以后的无奈控诉和呐喊。

02 皇四子胤禛对其的有意提防,间接证明了胤祥的夺嫡之心

除了对于权力的极大欲望,皇四子胤禛对胤祥的数次提防安排,也能间接证明胤禛已经看出了胤祥的夺嫡之心,只不过碍于对其的仰赖,不得已利用权谋加以控制,为己所用而已。

这方面,有一个较为明显的例子能够说明。

皇十四子胤禵被任命为大将军王,取得西北战事胜利以后,康熙皇帝才同意朝臣、皇子为自己祝寿的请求。在寿典上,皇四子胤禛不但自己向康熙皇帝进献了寿礼,还替圈禁在宗人府的皇十三子胤祥向康熙皇帝进献了一份用血刺写的孝经:

“这是皇十三子胤祥十年来,用鲜血刺写的孝经,托儿臣转呈皇阿玛,为皇阿玛祝寿!”

我们暂且不论被圈禁在宗人府的皇十三子胤祥为何会知道康熙皇帝的寿典何时举行,因为这场寿典是被康熙皇帝初次拖延才临时决定举行的,胤祥在此时完成孝经,并通过皇四子胤禛上呈康熙皇帝的做法,太过巧合。

在康熙皇帝被一只死鹰“成功”击垮以后,康熙皇帝原本就“圣躬违和”的身体彻底走向了生命的终结,此时的皇四子胤禛在邬思道的指点下,前往宗人府寻求皇十三子胤祥的帮助。

注意,在皇四子胤禛和皇十三子胤祥见面的整个过程中,胤禛对于“鲜血孝经进呈康熙皇帝”一事,只字未提。按理说,为胤祥做了如此重要的事,应该向胤祥“表功”啊,更何况是在如此需要胤祥为自己站位的关键时刻。最不济,也应该向胤祥做个回禀式的答复吧!

但皇四子胤禛并没有谈及这件事,为什么?

因为,胤祥压根就没写什么“孝经”!这卷“孝经”就是皇四子胤禛自己写来,呈给康熙皇帝的。

那么,皇四子胤禛此举的目的何在?

其目的有三:

1、皇十三子胤祥已经被圈禁在宗人府长达十年之久,康熙皇帝久不释放胤祥,是不是“内心烦忧”的康熙皇帝早已经忘记了还有胤祥这个儿子的存在?胤禛此举,就是为了提醒康熙皇帝!

2、替胤祥争取康熙皇帝的原谅,以释放胤祥,为自己的夺嫡之争增加成功砝码!

上述两个目的,只是皇四子胤禛于表面表现出的目的,更是康熙皇帝、皇八子胤禩等人能够明眼看出的目的所在。如此,如果目的达成,皇四子胤禛“重情重义、兄友弟恭”的正面形象得以进一步增强和维护的同时,还为自己的夺嫡之争增加了不同忽视的胜算。

但其背后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此。

从“江南募捐”归来,康熙皇帝晋封皇四子胤禛而刻意忽视皇十三子胤祥;从太子胤礽被废,康熙皇帝对皇十三子胤祥的“无端”圈禁;再到以“擅自派兵剿灭江夏镇、助太子暗杀郑春华”的罪名被圈禁了长达十年;皇十三子胤祥被康熙皇帝的可以打击和冷落,可以说成是康熙皇帝对皇四子胤禛“孤臣”精神的刻意培养和塑造,更是对其的政治保护,为其培养擎天保驾之臣的一片苦心。

但,如果细想下来,康熙皇帝长达数十年的安排,又何尝不是对皇十三子胤祥的政治保护和刻意磨砺,从而为大清王朝培养、磨练出一位正大光明、戒急戒躁的皇帝呢?

毕竟,康熙皇帝对于胤祥刻意安排的目的何在,皇四子胤禛是在康熙皇帝临终传位时,才了解的。

所以,皇四子胤禛“替”胤祥进呈孝经的真正目的,在于将夺嫡政敌们的攻击方向引导至皇十三子胤祥的身上。

康熙皇帝再次病倒以后,皇八子胤禩有一段对于当下形式的分析:

“皇阿玛,看样子是过不了这个冬天了!老十四那,千万不要翻脸,无需担心,他远在西北,只算手足之疾;老四坐在京里,他才是心腹之患。”

不可否认,这是皇八子胤禩对当下朝局形式和皇子夺嫡势力的理性分析。既然皇八子胤禩能够这样想,能够如此清醒,皇四子胤禛就看不透此等形势?

也就是说,此时的皇四子胤禛也没有将皇十四子胤禵对自己的夺嫡威胁放在心上,对邬思道所说“我只知道他心里已经默定十四弟做他的继位人”的说法,也只是刻意逼迫邬思道给予夺嫡最后权谋指点的办法。真正对皇四子胤禛形成有效威胁的是以皇八子胤禩为首的“八爷党”。

皇四子胤禛在康熙皇帝病重过寿的当口,用进呈孝经的办法,为胤祥求情,就是为了让皇八子胤禩等人看到自己对胤祥的倍加重视,看到胤祥对自己夺嫡成功的关键作用。

如此一来,皇八子胤禩等人必然会将攻击的矛头对准皇十三子胤祥,皇四子胤禛则落得一个无人顾及、无人攻击的有利地位。

皇八子胤禩果真按照皇四子胤禛的预设,对胤祥发起攻击了吗?

别忘了,雍正皇帝继位以后,在对胤祥敲打时,胤祥曾经这样说过:

“我这几十年如履薄冰、步步小心,还是着了人家的道儿啊!我是从油锅里滚出来,地狱中逃出来的人呐!”

这不正是胤祥十年里遭受的冷血陷害和无情攻击之下的境遇吗?

仅此一招,皇四子胤禛不但借他人之手,将皇十三子胤祥的夺嫡之心彻底抹杀;更为自己的夺嫡成功铺平了道路、为拉拢和安抚胤祥奠定了绝对基础。

一举三得,帝王心术,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