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扎克
让生活更简单的知识百科

一年的初始——元旦来历

更新时间:2023-12-31 19:10点击:

元旦,每年的一月一日,好多人都误认为这是西方节日,其实不然,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节日,尽管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将这一天称为“新年”。“元旦”这一词最早出现于我国的《晋书》。我国古代曾经把腊月或者十月等月份的第一天称为元旦,在汉武帝时期开始使用并延用至今。

在中华民国时期,将一年的开始定为公历1月1日,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更加得以确定,同时并确定我们农历的1月1日定为“春节”,从此,元旦在我国就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

元旦的起源

根据古籍记载,元旦起于我国古代的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至今已经有了5000多年的历史。《晋书》中是这么描述元旦的:“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颛顼

在我国的南北朝时期,文史学家萧子云写了一首诗名为《介雅》,这首诗是这么描写元旦的:“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宋代时期,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元旦:“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介雅

在我国的汉代时期,崔瑗在《三子钗铭》中称“元旦为叫“元正”,晋代的庾阐写了一首赋名为《扬都赋》,在此赋中将“元旦”称作“元辰”。在北齐时,有这么一首辞《元会大享歌皇夏辞》,在辞中将“元旦”称为“元春”,唐朝时,唐德宗李适写了一首诗名为《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在诗中将“元旦”称之为“元朔”。

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党人推翻清朝政府,从此建立中华民国。当时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各个省份的代表在南京开会并决定决定使用公历,把我们农历的1月1日定做为“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但是当时并没有向全国公布,只有在我们新中国成立后才确定。

元旦的习俗

我国古代的元旦习俗中,祭拜祖宗肯定是少不了的,无论是皇帝还是老百姓,在这一天都会祭拜自己的祖宗,祭拜天地,保佑后代平安喜乐。但不同朝代由于生活习惯和民俗文化的不同,所以在祭拜方面也有所不同。秦朝时期,古人会表演“傩戏”驱赶年兽;汉朝时期全国会举行十分盛大的大朝会,所有的文武百官都要向天子拜贺;在我国的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喝花椒酒和柏酒的习俗,以此寓意子孙昌盛、身体如松柏健康长寿;清朝时期,各个王室会在元旦这一天举办宗亲宴,还会聚在一起看戏。

傩戏

在英国,元旦的前一天,每家每户都要做到瓶中有酒,橱中有肉。英国人认为,如果这些做不到,在来年就会贫穷。除此之外,英国还有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风俗,大家都争取做第一个打水的人,他们认为第一个打水人是幸福之人,他们打来的水被称为吉祥之水。

在印度,印度人将“元旦”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他们在这一天不能对任何人发脾气。有些地方就很奇怪,过年不但不互相庆祝,反而大家抱在一起大哭。印度人认为,元旦伊始,岁月易逝,形容人生短暂,就用自己的看哭声表达自己的感叹。印度有些地方的人就更狠,禁食一天一夜,行元旦的凌时到次日的凌时。

在蒙古国,在新的一年到来时,蒙古的老人就会装扮成牧羊人的模样,穿着毛茸茸的兽皮外套,头顶皮帽,手拿鞭子,不停地在空中抽打,啪啪作响,用来驱除邪恶,祝福家人。

巴西人在元旦这一天,就会高举着火把,一起登山。人们会前赴后继地寻找金桦果,它象征着幸福。只有那些不畏艰难险阻的人们,才能找到这种十分罕见的果子。他们把这种行为称为“寻福”。巴西农村还有一个十分令人不解的风俗习惯就是互相揪对方的耳朵,他们在元旦这天见面的时候,就一定要相互揪住对方的耳朵,用来表示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