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扎克
让生活更简单的知识百科

梵高的最恐怖的一幅画 藏着他的困境与绝望,摆脱家族阴影太难了

更新时间:2023-08-20 03:30点击:

向日葵

提起梵高,人们最先想到的作品便是他的向日葵,那炽热明亮的黄色,那张扬又略显疲惫的花束,见证了他从早期的灰暗画风向后印象派的过渡,同时透过作品,又窥视出梵高内心深处的秘密,想要证明自己却又事与愿违的痛苦。

除了向日葵,在他的一生中还画过八幅不同的以鞋子为题材的作品。这些鞋子破旧,沾满泥巴,混合着雨水,脏兮兮的也就罢了, 有些甚至还断掉了。梵高为什么会中意这样的题材,恐怕与他坎坷的生活经历有很大关系。

梵高 《一双鞋》

梵高家族的传统职业主要有三种:商人、牧师和画家,而当时每种职业都有家族代表。在商业领域,梵高的叔叔创办了庞大的艺术商业帝国,在世界名都都设有分店。梵高的父亲则是一位受人敬爱的牧师,而在艺术领域,当时最为出众的则是梵高的表妹夫安东·莫夫,作为荷兰海牙画派的领军人物,他的作品很受收藏家们的赏识,由此他也成为最能赚钱的画家之一。

梵高也尝试了商人和牧师这两种行业。他曾在叔叔开办的画廊里当过绘画销售员,也曾热情洋溢地说服买家买下他认为出色的作品,而一旦买家没有选择他推荐的作品,选了他们自己认为的心仪之作时,梵高就会抱怨买家的愚蠢,并且对那幅“心仪之作”大肆抨击,其得到的结果可想而知,不是买家的愤怒就是雪片般的投诉信。

即使如此,梵高也不会认为自己有错,他会顺带再抱怨几句叔叔贪婪的商人本色。然而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弟弟提奥却干得风声水起,他的性格温和,善于游说买家,而且精于中庸的处世之道,很快便成为老板的宠儿,职业之路更是一路畅通,从底层销售员一直晋升到巴黎古庇尔分店的经理。

与弟弟相比,梵高最后的结局只能是打包回家了,从此,“失败”二字与他如影随形,,在他的生命里打上了灰暗的烙印。此后,他又尝试了去做了牧师,但也没逃脱失败的命运。比起一次次的回到原点更可怕的是,他不得不一次次的伸手向家里要钱。

在他的一生中,他的生活来源基本依靠弟弟提奥的资助。在尝试了两种职业都失败后,家族职业只剩下“艺术家”这条路可走了。最初他的决定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包括做画廊的叔叔和已是艺术家的表妹夫莫夫。

梵高自画像

在莫夫的推荐下,他进入“普赫利工作室”成为见习成员,但没过多久,他与莫夫已吵得不可开交。莫夫认为,他应该从比较有市场的小幅风景水彩入手,而他却坚持画自己喜爱的人物素描,甚至去试图说服已功成名就的表妹夫,最终被赶出门外也就不意外了。

然而令他父母不能接受的是,梵高在未征得家人的同意下,居然租下了一间很大的工作室,并购买了全新的家具,以此将自己打造成“职业艺术家”,为此他也的确投入了太阳般的热情,但巨大的开销也成为他父母的负担。

就在其父母为了梵高的生活费陷入焦头烂额之时,弟弟提奥主动提出可以帮助他。此后,他们两兄弟在原本单纯的兄弟情谊中,又多了一层金钱的阴影,以致于梵高一直想向弟弟和家人证明自己,他可以成为杰出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家。但遗憾的是,在他生前,这个愿望始终没有实现。

在梵高的眼中,提奥就像那个成功的自己,而自己就像他身后的影子,永远躲在不见光明的阴暗处。他曾一度处处与弟弟作对,毫不吝惜挥霍着弟弟寄来的薪水,支付昂贵的房租、购买各类装饰品、雇佣模特,甚至去讨好小酒馆里的妓女,以此来填补与弟弟的距离感。

看下面这幅《吃土豆的人》,是一幅并不讨喜的油画,画面笼罩在一片“痛苦与绝望”的氛围中,画中的人物面部毫无生气,甚至还有点扭曲变形,灰暗的色调下是一片死气沉沉的氛围。

此时的梵高正沉迷于米勒质朴的农民情节,而实际上透过这幅画,我们也可看到梵高的内心,没有颜色的生活,看不到未来,难以融入现实世界的绝望。以致于当提奥对这幅画提出批评意见时,梵高说,这幅画蕴含着丰富的色彩,但需要“高贵的心灵”去细细品味。

吃土豆的人

他生命中的颜色到了巴黎才有所改善,而选用鞋子作为绘画的题材,就在搬去巴黎的那一年。1886年,他在巴黎跳蚤市场看到一双穿旧了靴子,低廉的价格和实用性,让他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每一双鞋子的背后都有一个主人,鞋子的相貌往往折射出鞋主的身份和经历,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散发出与主人相似的脾性。或许梵高从那双旧鞋子当中,读出了被抛弃的味道,正如他的一生始终无法融入普通人的世界,不断地被世人所抛弃。

当他在科尔蒙画室学习时,他那沉闷的性格、不地道的法语以及“一塌糊涂”绘画方式,都使他与那些上层社会的富家子弟产生了重重矛盾,最后又是陷入被嘲笑和疏离的冰冷世界。

杏花盛开

此后,他离开了画室,走向了极富包容性没有偏见的大自然。他用极大的热情将大自然搬到他的画作中,而大自然也给予了他丰厚的回报。他每天都跑到郊外写生,用印象派的笔触描绘出巴黎塞纳河畔的风景。

所有印象派画家的手法都都尝试过了,德加、修拉、莫奈、毕沙罗等,终于在他调色板中的色彩开始明亮起来了。在巴黎住了两年,他只身一人去了法国南部的小城阿尔,当然,他的弟弟还是一如既往地供养着他。

从房间看巴黎景观

在阿尔的他更加孤独了,他渴望与人交流,有家庭有爱人有孩子,但这些始终离他很远。 为了缓解他的孤独,提奥与保罗·高更做了交换条件,高更去陪梵高过一段时间,得到的回报是可以在古庇尔画廊举办展览。

但结局还是一样的,高更还是逃离了,他给提奥的理由是:他就快疯了。尽管梵高在当时人们的眼中是一个失败者,但他从不承认,为此进行了无数次的争辩,结果总是将对方逼走。他希望拥抱每一个人,但总因自己的性格和古怪的脾气,而让所有人对他退避三舍。

鸢尾花

麦田里的丝柏树

最后,他真的进了精神病院,在那里找到了久违的安宁。他在给提奥的信中,说这些精神病都很友好,大家互相帮助,并且互不干涉,而且他还有充足的时间来画画。也就是在这片他认为的宁静之地,他画下了自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火焰般的丝柏树,弯曲的橄榄树,夏日阳光下的花圃,以及小路边盛开的紫色的尾花。

漂泊半生,他终于找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艺术的“真实”,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也日趋成熟。然而不幸的是,他的生命也很快走向了终结。

罗纳河上的星夜

他生命中最后的时光是在法国北部的小城奥维尔度过的,他在给弟弟的信中,一遍又一遍地描绘着乡村生活的自由和无拘无束,描绘着乡村优美的风光和清新的空气,以及周围邻居们的友好和孩子们的欢笑声。

看上面这幅《罗纳河上的星夜》就是在那里创作的,画面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夏夜,远方的渔船的灯光在水面上直射出一条条黄色的灯柱,与天空中闪耀的星星相互映衬,看到星空中勺子状的北斗七星了吗?在幽暗的夜幕中,它似乎正在为那些迷途的人们指引着生命的方向。在画面的左下角还有一对相互挽着的情侣或年轻夫妇,那是他想念的弟弟和弟媳。

有乌鸦的麦田

1890年7月27日的傍晚,梵高跌跌撞撞地回到了他租住的旅馆,他的脸色苍白,用手按压着腹部走上了他的房间。旅馆老板跑上楼来看他,询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梵高用微弱的声音说,他受伤了,之后旅馆老板看到了他的肋骨下那个小小的弹孔。两天后的午夜,他在弟弟提奥的怀抱中离开了人世。

在他死前的两周,他完成了人生中的最后一幅作品《有乌鸦的麦田》,随风摇摆的金色麦田占据了画面的二分之一,黑沉的天空下飞翔着数十只黑色的乌鸦,而梵高则站在三条路的岔路口徘徊,很显然,他依旧深陷在家族职业的泥潭里不知所措。整幅画面都充满了阴郁的气息,以致于后来人们将这幅画看作是他临死看到的风景,对于他的自杀似乎是一个很好的解释。

梵高的一生尽管很落魄,但他在自己的自画像中却永远都是那么干净整洁,他用手中的画笔掩盖了真实的自己,或许他这样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找回自己的一丝尊严吧。

梵高死后的三个月,弟弟提奥也发疯了,哥哥的离世深深地刺伤了他。他终日念叨着一句话“他不能被遗忘”,1891年1月,提奥在一个寒冷冬夜闭上了眼睛。20年后,他和哥哥在墓地里相聚,两人的墓地紧挨在一起,就像活着时一样,只不过这次换提奥当影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