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扎克
让生活更简单的知识百科

李世民父亲是那位皇帝

更新时间:2023-09-11 12:22点击:

  唐高祖李渊。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初唐政治家、军事统帅,唐太祖李虎之孙,唐世祖李昞之子。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义宁二年(618年)农历五月,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并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民。贞观九年(635年),李渊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

上元元年(674年)农历八月,改上尊号为神尧皇帝。天宝十三载(754年)农历二月,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古书2.jpg

  唐高祖李渊的军事举措

  加强武备

  李渊在唐朝开国之初,为了早日平定地方叛乱,完成全国统一大业,便大集诸军、加强武备,并继续沿袭北朝以来推行的“兵农合一”的府兵制。[107]

  统一战争

  唐朝开国后,许多地方还在分裂之中,农民起义军和隋朝残余将领割据各地。李渊在长安安定之后便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统一战争。

李渊、李世民父子对农民起义军首领或割据势力,用招降或武力消灭两种方式同时进行。先后平薛举薛仁杲父子,灭河西李轨,北定刘武周,逐鹿中原,灭王世充、窦建德和萧铣,招降杜伏威,完成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统一。至贞观二年(628年)唐灭梁师都,中国重新统一。

看书4.jpg

  唐高祖李渊的政治举措

  虚心纳谏

  李渊称帝后,鉴于周、隋之季忠臣不敢进谏的情况,下诏求取直言,较为虚心地接纳统治阶层内部之合理劝谏。他将在自己即位后最先直言进谏的万年县法曹孙伏伽连升九级,由一县小吏提拔为朝廷的治书侍御史,以昭示群臣自己纳谏之诚;对在隋代即有清名、负责教导太子李建成的名臣李纲,李渊也颇为敬重,对其直言多有采纳。这些事例都能反映出其“虚心尽下,冀闻嘉言”的诚意和决心。但李渊也曾听信裴寂谗言,杀死开国重臣刘文静。其杀死投降军阀薛仁杲、萧铣等人的行为也受到了后世的批评。

  宽简刑罚,制定《武德律》

  在律法方面,李渊于太原起兵之时就曾颁布有宽大之令,从而使得那些先前苦于隋朝苛政的百姓闻之,竞相前来归附。

攻占长安之后,李渊更是对唐军约法十二条,“惟制杀人、劫盗、背军、叛逆者死”,其余一并蠲除。登基后,李渊于武德元年(618年)大赦天下,减轻刑罚。在此后的执政期间,他更是遇事便行大赦,对百姓务从宽宥。

  隋朝时曾相继制定开皇律和大业律,但李渊对于隋律的改革实持每况愈下之见,所以他在登基之后命裴寂、刘文静等“因开皇律令而损益之,尽削大业所由烦峻之法”,以宽简作为其立法定律的指导思想。

其后,又令裴寂与尚书右仆射萧瑀等撰定律令,其“大略以开皇为准”。至武德七年(624年)五月颁布《颁定科律诏》,将新修科律颁行天下,是为武德律。

武德律修订的原则是“斟酌繁省,取合时宜,矫正差违,务从体要”。虽然其篇目“一准隋开皇之律,刑名之制又亦略同”。

但武德初选定开皇律作为唐律修订的蓝本,以律、令、格、式等部分构成了唐代完整的法典体系,不仅为后来的贞观律、永徽律、显庆律、垂拱律、开元律等的修撰提供了至为重要的基础,并对后世和周边国家的法制产生了重大影响。

  择贤选士

  李渊身为隋朝的旧臣,深为赏识隋代宗臣中的一些才能卓越者。因此在开国之后,他大力提拔任用这些隋朝的宗亲及旧臣,招抚了许多隋朝降将。这些人在新朝各显其能,各尽其用,使唐朝的政局在开国不久便大有起色。

  唐朝建立之后,李渊认识到曹魏以来“九品中正制”以门第取士的弊端,为广招人才扩大统治基础,缓和社会矛盾,依然沿袭了隋朝创设的科举制度。

武德四年(621年),根据李渊颁布的敕令,唐朝开始设置明经、秀才、俊士、进士诸科的选士制度,成为唐朝开始科举取士的标志。

李渊还于武德年间开创了制举。与其他各科相比,武德一朝创立人才选拔制度对儒学人才更为重视。在科举取士之外,李渊还采用了汉魏六朝以来的荐举制,作为对前者的补充。

  自武德之后,以科举为主辅之以其他方式的人才选拔制度完全确立。